葡萄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成为业界公认的国内最佳产区,经过33年的发展,从无到有。特别是近5年的发展,全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57万亩,占全国的1/4,已建成酒庄86个,在建113个,年生产葡萄酒1.2亿瓶,近10万吨,宁夏葡萄酒已经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带动了生态建设,全域旅游等产业发展。
问题:
在发展中还存在葡萄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葡萄酒生产问题、“贺兰山东麓地理标准保护产品”的保护工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葡萄酒文化做的不够,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不足等问题。石泰峰书记在谈到我区葡萄酒产业存在的问题时说:“葡萄酒产业的融合度还不高,……,特别是缺乏葡萄酒文化的培育和积淀”,“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葡萄酒产业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坚持市场化方向,走高端酒庄和大众化消费并重的路子”。
现状及建议:
目前,要实现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此我们建议,分不同层次进行葡萄产业人才培养,对葡萄酒文化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知识普及教育:
一、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建立在产区的本科学院,担负着宁夏葡萄酒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责任,培养了基础理论扎实、职业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葡萄酒文化的建设者。2017年首届110名毕业生,52名学生在宁夏就业,在宁夏就业的学生中,43名学生在区内32家葡萄酒企业工作,1名考上了公务员,8名参加了“三支一扶”支农项目。25名学生在国内外考取研究生,其中在国外上研究生的19名;18名学生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工作。毕业生国际化率为41.8%,毕业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占53.6%,学院为宁夏葡萄产业培养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但由于葡萄酒学院学生多为扶贫计划专项招入学生,家境贫困,尽管学院与世界老产区、新产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培养计划,但由于经费问题,贫困学生难以实现国外的访学,影响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持续为宁夏产区高质量的输入。所以建议政府对贫困学生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学生到世界产区打造国际化的专业理念。
二、非专业出身的酒庄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培训
目前酒庄老板或投资者多为“三板”人才,即煤老板、房老板及油老板,鉴于产业政策优越、资金雄厚纷纷加入酒庄建设中,但由于专业理念欠缺,注重投资建筑以及大面积开发栽培土地,使投资陷入死循环;经营理念“脱离实际走高端”和“我的酒会员喝”的非市场观念导向。所以急需对酒庄管理人才进行高端定制培训,培训葡萄产业专业技术要领,到产区国家、新产区国家和新新产区国家进行学习和实践,使管理、营销理念得到更新。
三、产业技术人员培训
加大对产区品酒师、侍酒师、酿酒师和栽培师的培训和认证工作。以培养国际化视野的产业从业人员为目的,输送人员到学院海外基地(世界葡萄酒创新国家)接受创新理念、创新技术(优先选择南半球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榨季和中国相反),最终形成适合本地的创新理念和技术。开展针对产区技能工人的短期培训以及安全上岗认证工作。使产业内各个生产环节的工作者都做到有证上岗,安全上岗。
四、导游的培训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一些葡萄酒庄也规划成为旅游景点,但产区仅有的酒庄旅游客人只是看看车间、酒窖和品品酒,这还是低层次的旅游,无法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建议加大对导游的培训,包括导游对产区的了解、葡萄产业规划,以及取得三级品酒师资格;通过每一个导游较为专业的知识体系,给消费者、游客讲解酒庄故事、自己酒的个性和品格,宣传营销每一个酒庄的酒。通过导游这个载体,向全国游客推广宁夏产区的葡萄酒及品牌。
五、大众普及教育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作为自治区大产业,没有普通老百姓消费,1亿多瓶酒的产业无法发展。但传统白酒价值观对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影响,加之饮酒文化简单,没有对葡萄酒文化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知识的了解,对葡萄酒的品鉴水平较低。建议通过对大众葡萄酒知识的普及教育,了解葡萄酒文化及品鉴,以葡萄酒的“骨架感、平衡感、愉悦感”之享受代替中国传统的“被强迫感、应对感和仪式感”,培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度。
六、宁夏产区课程推广
甘肃的酒业协会与某国际葡萄酒教育机构合作,在全国十几个省推广甘肃产区的课程及不同酒庄的品牌,让全国民众了解甘肃产区,品尝甘肃产区的多款葡萄酒品牌,对产地的宣传和葡萄酒营销起到极大的推广作用。建议宁夏产业部门拨付专项资金推广宁夏产区课程及葡萄酒品牌,推进宁夏“紫色名片”的宣传力度。
总之,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担负着宁夏葡萄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任务,同时还对社会服务功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院完全可以借助于国内外的师资力量和资源,构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定制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课程内容,加强葡萄酒文化和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知识的普及教育,不仅能提高管理者、技术人员、导游、老百姓的文化素质,拓展大众兴趣爱好和品位,同时对宁夏“紫色名片”的宣传及推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