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们走进了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岩森教授的办公室。轻轻敲开门,清新淡雅之气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摆设,墙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书法作品格外醒目,透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王岩森先生坐在办公桌前,高个子,国字脸,天庭饱满,眉宇分明,一副黑眶眼镜悬在鼻梁上,威严中透着厚重的文化感。他正埋头伏案认真批改研究生的论文,缕缕细汗顺着他的额头沁出。70多页、上万字的论文,他已修改了16页。密密麻麻的批注,醒目耀眼的红色让我们格外震惊。
见到我们,先生连忙起身相迎,紧闭的嘴角浮现出了友好的微笑。慈眉善目的他亲切自然的态度令我们紧绷的那根弦一下子松了下来,整个采访过程轻松愉悦。朗朗的笑声,意味深长的话语久久地在我们耳际回荡。
最令我们感动的,是他对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一丝不苟,咬文嚼字,仔仔细细地审阅,将其中的错误一一修改。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给每位学生的评语都独具匠心,趣味盎然:“我们一起学习”;“此事大有必要追究”;“不要让善良蒙蔽了你辨别是非的双眼”等等。先生治学严谨,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写作,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他总是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借用当下流行元素阐释自己先进独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人要有向上的目标,读书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他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勉励我们:“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读书。一天不读书我就觉得残缺,只有读书才能感到充实。你们要珍惜学习机会,用功读书,提升自我,便是对宁夏大学建设西部一流大学最好的贡献。”听着先生掷地有声的话语,内心感触良深。
先生的办公桌上满满的都是文学作品,尤以鲁迅的杂文居多。他长期专注于杂文研究,在教学之余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生特别喜爱鲁迅的杂文,由于浓厚的研究兴趣,他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杂文作品,写出了杂文研究专著《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作为新时期中国杂文专题研究,他对1978至2000年杂文创作的发展历程、基本主题、存在问题、作者类型、个案研究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在当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取悦大众、不追赶时髦、不回避危险的前提下,对社会承担一份道义的责任。”
王岩森先生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工作,非常注重学业指导,强化能力培养,先后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学专业本科生、全校理工科专业开设了“基础写作”“新闻评论”等基础课和“当代杂文研究”“大学人文”等选修课,同时,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当代杂文研究”等学位课、选修课,并一直参与指导多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指导工作,主持2项校级教改项目,参与1项自治区教改项目,参与公共关系写作、写作训练教程等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3次荣获学校教学优秀奖,5次荣获学校教学质量奖。
多次获得“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的他非常低调谦虚。在他心中,教师的主要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将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涵养三者紧密结合。从这一观念着眼,思考如何传道,核心在于对人的价值观的培养,包括对国家、社会、制度、信仰、科学、艺术、道德和时代精神的看法,是内化于人的血脉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所体现的是对人心灵的影响,即通过人格的魅力来影响他人,让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有效实现对真、善、美、爱、权利和义务这些基本价值的认同。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他们的观念和需要进行授课,这样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在给本科生教授写作课时,先生推荐学生阅读抄写儒家、道家经典藏书,读原著,感受生命的真实性。他指出,在学习中要善于分辨“有用之用”和“无用之用”。他提倡非功利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他始终以一位前辈、师者、学人的经验,不断诱导学生通过书本培养崇文尚雅的审美品味,造就洞察世事的成熟心智。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学生的点滴进步,然而他对学生的表扬惜字如金,语言简洁明了。“好”“不错”,寥寥数语背后,是他对学生一颗热情的心。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下午的采访,王岩森先生的印象高大而伟岸,语言沉稳坚定却并不凌厉,亲切自然又不失严谨凝练,显示着柔和与满满的温暖。通过与他面对面交流,我们了解到的不只是他的教学经历,更学到了做人做事的大学问。他朴实自然的话语,如汩汩清泉流过心田。先生浓厚的文人情怀,深刻的哲理思考,深厚的学养根基,给人以厚重的历史纵深感。遇此良师,听其谆谆告诫,让人时时怀想,刻刻反思,努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