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中国振兴乡村的伟大创举,也是新时代乡村面向现代化的总指导。宁夏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成为宁夏“三农”工作的新旗帜与总抓手。
“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体现和‘软环境’支撑。宁夏在‘十四五’规划启动之际,可编制《宁夏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建设中长期规划》作为宁夏乡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提升乡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实现宁夏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20年宁夏两会期间,自治区政协委员金忠杰说。
金忠杰建议,进一步实施宁夏乡村文化建设系统工程。
一是着力培养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人才。采取“稳定乡村优秀青年人才、引进乡村振兴亟需人才、培养乡村未来建设人才”的方式,创新现有人才政策,优化乡村人才体系,做好乡村人才优扶工作,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搭建乡村人才发展平台,建立一支立足乡村本土、着眼乡村发展、面向乡村未来的人才梯队,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文化力量。
二是着力创新新时代乡村文化产业工程。在传承与提升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吸取城市优秀文化成果,充分利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把剪纸、刺绣、花儿、戏曲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工程,使其成为宁夏乡村振兴主要创新措施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生产力。
三是着力支持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宁夏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品质,提供更多更好的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根据有关数据,截至2018年底,宁夏乡镇文化站245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525个、农民文化大院730个、特色文化产业村镇5个、各类民间文艺团队1136支、星级农家乐362家、“中国最美乡村”西吉县龙王坝与泾源县冶家村等,成为宁夏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平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发挥现有乡村文化平台功能,尤需创新性建设更多乡村文化平台。例如,宁夏地方志办公室启动的首批《宁夏村志》文化工程,是留住村落文化的重要举措;青铜峡市陈袁滩镇的“作家之家”,既是宁夏首个民间自发创建的文学创研基地,也是集“自然生态、人文旅游、文艺交流、文化产业”为一体的文化新地标,区内外文艺团体和名家举办的公益性文学讲座班、文化大讲堂、文艺采风、经典朗读与赠书等活动,对于提升本土乡村文化事业品质具有良好作用。诸如此类创新性乡村公共文化平台建设,给予必要支持,使其高质量发展。